设为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资讯

数字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变革——2015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第18分会场(2015-12-31)


数字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变革

    ——
2015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第18分会场

 

20151217日下午,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媒体与阅读委员会、《图书馆报》主办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第18分会场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4号楼1层清远厅举办。本次分会场的主题为“数字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变革”,分为主题报告、嘉宾对谈、现场互动三个环节。国内外图书馆界、出版界的相关专家围绕这一主题,共同研讨了数字资源建设的未来走向与发展空间。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凌,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曹宇,OverDrive总裁兼CEO史博达(Steve Potash),青岛出版集团移动新媒体中心总经理贾晓阳以及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雷向欣出席会议并作了主题报告。《图书馆报》副总编辑、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毛艳琴担任主持人。

近年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已由纸质资源逐步向数字资源倾斜。为适应这种变化,出版社、数字内容提供商等都加大了电子书、数据库等数字资源的开发和投入力度,不断探索经营模式。然而,在数字资源的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与长期保存以及国外数据库不断涨价等问题。为此,第18分会场紧紧把握住了当前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热点。与会嘉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围绕数字资源建设这一主题,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实践与思考,为文化产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数字资源建设的深化与优化发表真知灼见。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凌以《高校图书馆联盟与数字资源建设》为题,介绍了CALIS作为国内最大的高校图书馆联盟,承担的三大任务,一个是如何持续推动高校图书馆整体快速发展,另一个是怎样建立全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第三个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业态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如何完成这三个任务,主要工作重点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是面向传统的基础业务包括数字资源建设;其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第三是学科服务与情报咨询也就是深度服务。同时他也站在联盟的角度介绍了数字资源建设的几种方式,一是通过采购、租用、受赠的方式获得成品,包括数据库;二是通过非数字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及数字形态资源收集方式获得自建资源;三是通过导航(链接)数据库、共享资源目录数据库方式获得馆外资源。他分别从数字资源的建设、服务、管理层面提出了一些主要问题,比如:建设层面,成品资源在其评价、价格、内容以及销售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建资源与馆外资源在人力、系统平台、标准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服务层面,数字资源发现和检索、整合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管理层面,数字资源的分类、统计、监控、长期保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更多图书馆以及出版商、平台商共同思考的问题。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从问题入手,直接剖析了数字资源建设的困境。他讲到从纸质资源到数字资源,图书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资源拥有者变为了使用者,而数据商、代理商却对资源占据主导权,这是很糟糕的事情。现在的数字资源建设两极分化严重,“是富人的最爱,穷人的最哀。”他还以狼和羊的关系来比喻数据商和图书馆的关系。因为数据商的垄断,图书馆就是被宰的羔羊,而目前对数据库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其评价模式,而忽略了对其使用效率的研究。他建议,数据商和图书馆应该建立起一个良性互动,对于图书馆的利益和用户的利益应该再多些深入的思考。对图书馆来说第一重要的是信息资源,拥有是硬道理,获取是不得已,共享是建立在图书馆之间的;第二重要的是在数字资源建设的时候必须清楚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在任何时间都是最重要的,图书馆一定要有一个实体的、空间的东西为读者创造书香的氛围。在数字资源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要去作人文的思考、专业的思考,而不能仅仅只局限在数字资源本身。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曹宁就数图推广工程资源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了深入的交流。第一个问题是服务范围与服务方式的局限。要不断扩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方式,要从有限的区域网服务发展到无时空限制的全媒体服务。对此他提出几个解决思路:第一是对所有商购资源要求获取针对实名用户远程访问的权力,更广泛地采取按点击率和下载量付费的商购资源的竞争谈判模式;第二是对图书馆的自建资源要在建设源头就做好版权筛查和版权的处理,在发布环节通过版权使用声明,版权纠纷第三方代理等解决,让全国的读者快捷获取数字资源;第三是在获得合法授权的前提下,更多考虑通过移动互联网,通过数字电视等全媒体的渠道开展服务。

第二个难点问题是数字资源的整合与揭示。在这个领域有几项准备进行的工作:第一是补充、完善和规范数据中的各类时间属性和地域属性,实现在资源发布系统里面基于时间轴和地域图的可视化资源揭示;第二项工作就是要对所有数据逐一建立唯一标识符的链接,唯一标识符是数字资源一个特有的身份证,有了唯一标识符的数字资源在一个广阔的范围内就能够实现分级分布、实现资源库的统一调度;第三项工作是基于新的信息资源类别体系,对数字资源元数据进行重新组织;第四项工作就是对数字资源作进一步、深层次的挖掘和提炼,把有价值的文本类信息直接丰富到元数据中,实现全文检索的发布与揭示。

最后一个问题即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从物理存储方面,数字资源及其所依赖的网络、存储媒体非常不稳定;信息技术变化太快,硬件和软件都在不可预测地老化;从使用方面,多数情况下信息机构仅购买了数字资源的使用权,由于多种原因,数据库商或其委托的镜像服务商有可能终止经营或者停止向用户提供服务。因此,他指出从载体方面、介质方面的解决思路,就是要采取在线、近线、离线相结合的策略进行数据存储。

青岛出版集团移动新媒体中心总经理贾晓阳结合出版实践,以《版权资源数字化开发和运营探索》为主题谈到了全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态势,列举了一些重点上市公司,介绍了版权资源数字化开发运营的方向和效果,以及他的一些思考。从基本的形势上看全国各大出版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各自形成了特色化的版权资源,但是在网络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个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目前来说传统出版机构以及相关的行业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雷向欣与现场代表就《馆藏数字资源走进家庭文化》展开了交流。馆藏数字资源是图书馆专业采编人员精心挑选、过滤的,能够兼顾读者兴趣度、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等各种因素,在互联网时代文化载体不断地发生技术性的变化,社会仍然需要图书馆去行使这一职责。他还提出了馆藏数字资源遭遇的一些问题,包括采用传统图书阅览方式的电子阅览室很难再担当起推广数字资源的职能;图书馆采购资源比重逐年增加,但是整体利用率低;数字资源的结构性、电子书、数据库、图文、视频、音频给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及数字资源的合法性传播问题等。对馆藏数字资源搜索的使用大多停留在读者主动通过网上搜集的阶段,向读者主动推送资源的服务手段较少、效率低。在资源服务对象上,重视单个读者,重视专业群体,却忽视了家庭单元。他指出可以通过给数字资源添加一些模型和算法,快捷地搭建数字资源推荐平台,实现精准向用户推荐资源的目的。

此次分会场的一大亮点是主办方还邀请到了OverDrive总裁兼CEO史博达(Steve Potash),他在美国出版界和图书馆界均有巨大影响力,曾经担任国际数字出版论坛主席,直接参与制定了全球通行的数字内容资源相关格式标准ePub,对国际数字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带来的报告《数字资源建设的挑战与机遇——以OverDrive为例的分析》中史博达先生给大家分享了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情况。介绍了OverDrive公司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的历史。他讲到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就是要得到出版社的支持。同时对于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开发来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有行业的公开标准,让大家都可以采用,不用受技术壁垒的影响。

此外,在对谈环节中,各位嘉宾还就数字资源建设的热点与难点进行话题交锋与思想碰撞,与现场参会代表形成了积极的互动。各位嘉宾分别就主持人提出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在数字资源购买与建设中的问题和难点”“数据库的价格和使用权益的博弈”“出版社在数字资源建设上提供怎样的支持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讨论。